时间:2025-11-07 16:30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5553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公开募资市场难以吸引高速成长的人工智能初创型企业以及那些有雄心壮志成为堪比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的小微型科技企业之际,未上市的那些AI初创企业以及OpenAI这样的独角兽们正以数十亿美元规模的融资轮,比选择规模相近的美国股票市场IPO的企业们更快且规模更多地从投资机构们那里筹集大到庞大资金,而提供给这些未上市AI初创企业庞大资金流的正是私募股权公司。
根据PitchBook等机构最新汇编的数据,今年对于那些未上市的普通初创企业们以及独角兽们而言,价值10亿美元或以上规模的融资交易数量是筹集同等规模资金的美股市场IPO融资交易数量的足足两倍。
自2023年初期ChatGPT风靡全球之后,人类社会可谓逐步迈向AI时代,随着从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AI领军者OpenAI,再到AI数据平台领头羊Databricks等全球范围“AI超级独角兽们”进行的重磅私募融资轮大幅推高其估值,越来越多AI初创企业无需上市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资金流。
“所有这些公司,是否上市完全取决于它们自己,它们甚至明天就可以选择IPO上市。”来自华尔街资产管理公司 Baillie Gifford 的私募公司投资人 Chris Evdaimon表示。“它们现在通过保持私有状态,在多个不同方面实现获益——要么是因为业务的某些部分仍在亏损,它们希望率先投入资金使这些部分实现盈利,要么是它们想进行更大规模的并购。”
还有一些私募股权分析师表示,对于像OpenAI这样的千亿美元估值级别的“AI巨无霸”而言,选择股票市场IPO上市的最佳时机往往将在公司发展的最高峰阶段,以实现股份价值最大化。
总体而言,根据截至11月4日的PitchBook统计数据,今年已出现21笔由美国私募股权公司或者说是风险投资机构主导且筹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交易,合计募集资金高达惊人的1080亿美元。与之相比,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有10个美国IPO募资规模达到这一水平,但是其筹资总额仅仅大约为133亿美元。
正如以上图表所显示的那样,近年来美国大型私募融资轮甚至持续超越IPO。通常来说,硅谷的风投机构们投的是未上市公司股权,通过非公开谈判、定向增资进来,不会像IPO一样向所有公众投资者开放认购,也不会在交易所公开发行,所以本质上就是“私募股权融资”。
对于“OpenAI们”来说,现在进行IPO并不是第一选择
对于像OpenAI以及Claude开发商Anthropic这样的千亿美元级别的AI超级独角兽们而言,当前仍然处于“AI烧钱大战”的阶段,选择IPO并不利于华尔街推进所谓的“拔估值”行情,因此在未实现盈亏平衡之前进行IPO并不是最理智的选择。
PitchBook统计数据显示,在最近一个季度,AI初创企业拿到的VC资金占比达到历史新高区间,无疑正在把2025年推向历史上首次“全年超过一半的风投资金流向AI”的年份。不过大部分资金流向了规模庞大且经营模式成熟的AI初创企业,而一些鲜为人知的AI新贵势力则举步维艰,尤其是那些不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初创类型企业。
PitchBook表示,风投基金的出资人和风投公司的合伙人“在资金投向上更加审慎”,并且“将焦点全面集中在AI领域”。
当前的活跃状况与新冠疫情时期可谓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任何有创新想法的未盈利公司都会选择上市交易。2021年,美国股票市场IPO中筹资10亿美元或以上的融资活动数量飙升至32笔,而在当时规模达到这一水平的私募融资轮只有21笔数量。
目前,许多AI初创企业倾向于保持私有未公开性质的部分原因在于,私募投资机构们愿意在这些初创企业实现盈利之前为其增长提供资金支持,来获得所持有的该企业股份。另一个助推因素是,私营组织的大量股权转让持续激增,使得长期支持者以及员工们有机会在IPO前套现获利。
OpenAI 上个月给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例子:该初创企业当时协调了一次员工股份出售,在这次出售中的估值高达 5000亿美元,使其超越马斯克创立的SpaceX,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即便如此,该公司最近还是大规模重组了业务,以为最终的美国股市上市铺平道路,即便按当前估值计算,这也将使其成为美股历史上估值最高的一批IPO上市公司之一。
IPO仍然将是AI独角兽们的最终归宿
“目前,私募市场正在为增长买单。”Evdaimon表示。
随着私募公司的“年龄”不断增加以及愈发专注于某项业务,这一点变得愈发明显。以Klarna Group Plc 为例,这家金融科技公司成立近二十年后,终于在今年九月挂牌上市,成为今年美国股票市场第二大 IPO。
对于通过美国IPO募资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们来说,其表现可谓喜忧参半。尽管加权平均回报率约为40%,超过标普500指数回报率的两倍,但其中有四只股票的股价已大幅跌破发行价。这个整体的表现主要由稳定币发行商——有着“稳定币第一股”称号的 Circle Internet Group Inc. 的265%涨幅以及AI云端算力租赁平台——有着“英伟达亲儿子”称号的 CoreWeave Inc. 近乎三倍的股价表现所拉动。
在数字支付巨头Stripe Inc. 等大型未上市的私营企业看来,无论是纽约证券交易所还是纳斯达克的上市首日钟声,似乎都还不是近期的现实,但Evdaimon预计,这些规模最大的独角兽们最终仍将不可避免走向 IPO。
“它们只是在选择自己的时机,以最大化IPO上市收益——要从一个‘实力最强’的时刻出发来上市,不仅仅是像炒股那样去择时市场,而是基于自身发展阶段来决定。”Evdaimon在采访中表示。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